強迫症心理治療|OCD 評估與介入|暴露與反應預防 ERP|認知行為治療 CBT|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種常見而可治療的神經精神障礙,患者會經歷反覆不斷的強迫思維與強迫行為,往往令其陷入痛苦與焦慮之中,甚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與工作功能。

我們提供專業的 OCD 評估與心理治療,協助患者重新掌控思緒與行為,逐步走出強迫循環,回復生活質素。

✅ 採用國際認可的 ERP 技術(暴露與反應預防)與 CBT 認知行為介入
✅ 處理污染恐懼、檢查行為、對稱儀式、侵入性思維等各類 OCD 表現
✅ 提供完整臨床心理評估與治療建議
✅ 可與精神科醫生協作,支援藥物與心理同步介入
✅ 由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主理,具 OCD 個案處理經驗


什麼是強迫症(OCD)?

強迫症屬於 DSM-5 中的「強迫症與相關障礙譜系」,其核心特徵是:

症狀類別說明
強迫思維(Obsessions)入侵性、重複出現、令人焦慮的不受歡迎思想、意象或衝動(如污染、傷害他人、性或宗教相關內容)
強迫行為(Compulsions)為了減少焦慮或「預防災難」而進行的重複行為或心理行為(如洗手、檢查、計數、默念)

患者通常能意識到這些行為過度或沒有實際作用,但仍難以抗拒。嘗試壓抑反而引起更大焦慮,形成惡性循環。

📌 根據香港數據,OCD 的終生患病率約為 1.1%,多於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發病。


常見 OCD 表現類型

類型行為特色
污染恐懼與清潔過度洗手、避免觸摸物件、害怕傳染疾病
重複檢查反覆確認門鎖、電器、文件是否妥當
對稱與排列必須將物品放至完美對稱或特定順序
儀式與計數重複某些動作、心中默唸特定詞語或數字
儲物與難以丟棄難以捨棄物品,即使無用亦感不安
侵入性思維出現暴力、性、宗教等令人困擾的念頭
思維-行為融合認為「有這種想法=會實際做出來」或「想法本身會造成壞事發生」

我們的心理治療方法

✅ 暴露與反應預防(ERP: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 國際公認的 OCD 一線心理治療方法
  • 有系統地協助患者面對引發強迫思維的情境,同時阻止強迫行為發生
  • 循序漸進,減少焦慮反應與行為依賴,重建自我效能

✅ 認知行為治療(CBT: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 辨識與挑戰與 OCD 有關的扭曲信念(如「如果唔洗手就會病死」)
  • 替代性思維練習,學習用更實際的方式看待焦慮與風險
  • 處理完美主義、責任誇大、思維-行為融合等核心認知偏差

✅ 接納與承諾治療(ACT)與靜觀技巧

  • 學習與不適情緒共存,減少對「無強迫反應」的執著
  • 強化生活價值導向,重拾生活投入

✅ 全面心理評估與治療計劃制定

  • 包括 OCD 嚴重程度測試(如 Y-BOCS)、共病症狀檢視(如焦慮、抑鬱)
  • 提供臨床分析、治療方案建議與進度追蹤

藥物與其他治療選項

  • 💊 SSRIs(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一線藥物治療,可與心理治療並行
  • 🧠 抗精神病藥物加強(augmentation):適用於治療抵抗性個案
  • 🧲 深層腦磁激(Deep TMS)/ 深部腦刺激(DBS):適合難治型 OCD(需由精神科醫生判斷)

📌 我們可與精神科醫生協作,提供跨專業支援。


我們的服務特色

  • 👨‍⚕️ 由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黃志明博士主理,具 OCD 專業介入經驗
  • 🧠 結合 ERP、CBT、靜觀與 ACT 多元方法,按個別情況設計治療計劃
  • 📋 提供完整 OCD 評估與進度追蹤,支援保險/轉介報告需要
  • 🧘 著重身心整合,強調情緒調節與生活功能重建
  • 🔐 私隱保密,為患者提供尊重與安全的治療空間

預約心理輔導或查詢詳情

📱 電話 / WhatsApp:(852) 5572 0538
📧 電郵:[email protected]
📍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37 號 余道生行 710 室
🏥 Address: Suite 710, Yu To Sang Building, 37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