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是目前全球廣泛應用且實證支持最強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CBT 強調「思維、情緒與行為」之間的關聯,透過辨識與調整負面思維模式,協助個人改善情緒困擾與生活功能。
我們提供結構化的 CBT 心理治療,助您學習有效應對焦慮、抑鬱、壓力與行為困擾,重建更健康的心理狀態與生活方式。
✅ 國際公認治療模式,適用於焦慮、抑鬱、創傷、OCD、成癮、進食問題等
✅ 結合認知調整、行為技巧與現實演練
✅ 提供短期或中期治療計劃(一般為 6–20 節)
✅ 適合成人、青少年及伴侶/家庭應用
✅ 由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主理,具多年 CBT 專業經驗
CBT 是什麼?
認知行為治療基於這個核心理念:
「我們的感受和行為,不是由事情本身決定,而是由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事情所決定。」
CBT 協助個案辨識與修正不合時宜的信念與思維偏差,並透過行為練習提升實際應對能力。
CBT 特點:
特點 | 說明 |
---|---|
🎯 目標導向 | 著重設定明確治療目標,逐步實現心理與行為改變 |
📋 結構化 | 每節治療有清晰架構與主題,提升效率與成效 |
⏱ 短期/中期 | 一般介於 6–20 節,有需要可進行長期或階段性治療 |
📚 技巧導向 | 教授實際技巧,如情緒調節、自動思維覺察、問題解決 |
🧠 實證為本 | 大量研究證明對多種心理困擾具顯著療效 |
CBT 適用問題類型
分類 | 常見議題 |
---|---|
焦慮障礙 | 社交焦慮、驚恐症、廣泛性焦慮、健康焦慮、恐懼症 |
情緒困擾 | 抑鬱症、持續性低落、自我否定、空虛感 |
創傷反應 | PTSD、創傷後重複回想、迴避行為、情緒麻木 |
強迫症 | 強迫思維與行為、潔癖、檢查、思維融合 |
自我概念 | 完美主義、自我批評、低自尊、自我形象困擾 |
生活功能 | 拖延、動力不足、壓力管理、失眠、工作困難 |
成癮 | 網絡成癮、飲食控制、購物成癮、色情成癮等 |
📌 CBT 亦可與其他模式整合使用,如靜觀、ACT、DBT、家庭治療等。
CBT 如何進行?
✅ 初步評估與目標設定
- 釐清問題核心、發展歷史與維持因素
- 與個案共同訂立治療目標與預期成果
✅ 思維覺察與情緒分析
- 辨識自動思維(automatic thoughts)與背後信念
- 認知重組(reframing)與現實測試技巧
✅ 行為實驗與行動計劃
- 設計安全的行為實驗,打破負向預測與逃避模式
- 建立正向強化與新習慣
✅ 技巧訓練與自我調節
- 情緒調節策略、壓力管理、溝通技巧
- 預防復發與持續應用治療成果
我們的 CBT 治療特色
- 👨⚕️ 由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黃志明博士主理,受正統 CBT 訓練,具臨床與教學經驗
- 🧠 整合傳統 CBT、第三波認知療法(如 ACT、MBCT)以配合不同需要
- 📈 設有標準化評估與進度追蹤(如 PHQ-9、GAD-7、OCD 指數)
- 📋 彈性安排短期/中期治療計劃,適合不同時間與預算需求
- 🔐 私隱保密,為您提供安全、尊重與專業的治療空間
預約 CBT 心理治療或查詢詳情
📱 電話 / WhatsApp:(852) 5572 0538
📧 電郵:[email protected]
📍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37 號 余道生行 710 室
🏥 Address: Suite 710, Yu To Sang Building, 37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