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極性障礙/躁鬱症 (Bipolar Disorder)

雙極性障礙,前稱躁鬱症或躁狂抑鬱症,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的情緒障礙,特徵是情緒、能量、認知和行為的週期性波動。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雙極性障礙可分為以下幾種主要類型:

  • 雙極I型障礙(Bipolar I Disorder):
    • 至少有一次躁狂發作(manic episode)
    • 可能伴有抑鬱發作,但不是診斷所必需的
  • 雙極II型障礙(Bipolar II Disorder):
    • 至少有一次輕躁狂發作(hypomanic episode)
    • 至少有一次重度抑鬱發作(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 從未出現過完全的躁狂發作
  • 循環型障礙(Cyclothymic Disorder):
    • 至少兩年(兒童和青少年為一年)的多次輕躁狂症狀和抑鬱症狀期
    • 症狀不符合完全躁狂或重度抑鬱發作的診斷標準

各種發作類型的主要特徵:

躁狂發作(Manic Episode):

  • 異常且持續的高漲、膨脹或易怒情緒
  • 目標導向活動或能量顯著增加
  • 至少持續1週,或因嚴重程度需要住院治療
  • a)自尊心膨脹或誇大妄想
  • b) 睡眠需求減少
  • c) 比平常更健談或有說話壓力
  • d) 意念飛躍或主觀體驗到思維加速
  • e) 注意力分散
  • f) 目標導向活動增加或精神運動性激越
  • g) 過度參與可能造成不良後果的活動

輕躁狂發作(Hypomanic Episode):

  • 類似躁狂發作,但持續時間較短(至少4天)且嚴重程度較輕
  • 不導致明顯的社會或職業功能損害
  • 無精神病性特徵

重度抑鬱發作(Major Depressive Episode):

  • 情緒低落或失去興趣/愉悅感
  • 至少持續2週
  • 伴有至少5項以下症狀:
    • a) 體重顯著改變或食慾改變
    • b) 失眠或嗜睡
    • c) 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緩
    • d) 疲勞或能量缺乏
    • e) 無價值感或過度內疚
    • f) 注意力下降或決策困難
    • g) 反覆的死亡想法或自殺意念/計劃/企圖

混合特徵(Mixed Features):
在一次情緒發作期間同時出現另一極性的症狀
例如,在躁狂或輕躁狂發作期間出現抑鬱症狀,或在抑鬱發作期間出現躁狂症狀。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雙極性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約為1-2%,男女發病率相當。首次發病年齡中位數約為25歲,但可在任何年齡段發病。

治療方案通常包括:

  • 藥物治療:
    • 情緒穩定劑
    •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
    • 抗抑鬱藥(須謹慎使用,因可能誘發躁狂轉換)
  • 心理治療:
    • 人際社交節律療法(IPSRT)
    • 認知行為療法(CBT)
    • 家庭焦點治療(FFT)
  • 電痙攣療法(ECT):用於嚴重或難治性病例
  • 生活方式管理:
    • 睡眠衛生
    • 壓力管理
    • 規律的日常作息

心理資訊/治療或其他評估項目收費:致電或whatsapp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