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香港 #抑鬱症治療 #焦慮症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 #PTSD治療 #東尼心理學博士 #drtongwong #黃志明臨床心理學博士

與恐懼同行—基督徒如何應對生命中的重大恐懼?

「我了解到,勇氣不是沒有恐懼,而是戰勝恐懼。」— 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

恐懼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情感,猶如一把雙刃劍,既能保護我們免受威脅,又可成為前行路上的無形束縛。在當前這個充滿變化和挑戰的時代,恐懼無處不在 — 無論是對失敗的擔憂、對未來的焦慮,或是對孤獨的恐懼。作為基督徒,我們應如何看待與應對這些恐懼,從而在信仰與生活中找到平衡與力量?

常見的人生恐懼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面臨各種不同的恐懼。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恐懼來源:

● 失敗的恐懼:擔心無法達到既定的期望或目標

● 自我不足的恐懼:源於自我懷疑和與他人的比較

● 失去的恐懼:擔心失去親人、健康、財富或地位

● 被批評的恐懼:害怕在他人面前受到負面評價

● 改變的恐懼:面對未知和不確定時產生的不安情緒

● 孤獨的恐懼:擔心被遺棄或無人理解

● 死亡的恐懼:對生命終結的恐懼

● 做決定的恐懼: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導致猶豫不決或過度依賴他人意見

理解恐懼:心理學的視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恐懼並非單純的負面情緒,而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和生理反應。深入理解恐懼的本質,有助於我們更有效地應對它。

A. 定義與功能:恐懼是面對威脅或危險時的自然反應,具有重要的適應性功能。進化論指出,恐懼能迅速提升警覺性,促使我們採取保護行動,例如看到蛇時的恐懼反應可能是自我保護的本能表現。

B. 生理與心理機制:當感受到恐懼時,身體會啟動“戰鬥或逃跑”反應,這包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張以及注意力集中於威脅源。心理上,恐懼可能引發災難化思維、選擇性注意以及逃避行為,這些反應本質上旨在保護我們,但在現代社會中,頻繁地啟動恐懼反應卻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C. 常見的恐懼類型:

● 特定恐懼症:對特定物體或情境如高處、蜘蛛等有強烈的恐懼感。

● 社交焦慮:害怕在社交場合中受到負面評價,影響社交功能。

● 廣泛性焦慮:持續且過度的擔憂。

● 恐慌症:突然且強烈的恐懼感,伴隨明顯的身體症狀如心跳加快、呼吸急速、冒汗。

● 創傷後壓力症(PTSD):經歷創傷事件後持續的恐懼反應,影響日常生活。

恐懼的影響

適度的恐懼在生存中具有保護作用,但當恐懼過度或失控時,可能對生活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

A. 限制潛能:恐懼常使我們停滯不前,錯失成長的機會。害怕失敗可能讓我們不敢嘗試新事物,固守於舒適圈內,從而限制了個人的潛能發揮。

B. 負面情緒與行為:長期的恐懼可能引發焦慮、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並導致拖延、逃避或過度控制等消極行為。對社交的恐懼可以促使人築起心靈的壁壘,阻礙深入的連結與交流。

C. 影響決策與判斷:在恐懼的影響下,我們往往難以做出理性的決策。災難化思維可能使我們過度關注最壞的可能性,忽視了機遇和積極的因素,從而影響整體的判斷力和行動力。

聖經對恐懼的教導

聖經有豐富而深刻的教導,指引我們如何面對與克服恐懼:

A. 敬畏上帝的重要性:聖經區分了對上帝的敬畏與世俗的恐懼。《箴言》9:10 教導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這種敬畏源自對上帝的尊敬與順從,有助於我們克服其他形式的恐懼。

B. 上帝同在的應許:聖經多次強調「不要懼怕」,並伴隨著上帝同在的應許。《以賽亞書》41:10 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這提醒我們,即使在恐懼中,也能感受到上帝的陪伴與支持。

C. 信心戰勝恐懼:《希伯來書》11章列舉了許多信心偉人,他們在恐懼中選擇信靠上帝。《馬太福音》14:22-33描述耶穌在海面上行走的故事生動展示了信心如何戰勝恐懼,讓我們在困難時刻依然堅定信念。

D. 愛的完美:《約翰一書》4:18 教導我們:「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 就把懼怕除去。」當我們體驗並回應上帝的愛,恐懼便會隨之減少,內心得到平安。

E. 將憂慮交託上帝:《彼得前書》5:7 勉勵我們:「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這強調了信靠與交託的重要性,鼓勵我們在恐懼中依賴上帝的引導與保護。

接納與承諾治療(ACT)的框架

接納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簡稱ACT)是一種現代心理治療方法,旨在培養心理靈活性。與傳統試圖消除負面情緒的方法不同,ACT強調接納內在體驗,並學會與之共處。

ACT的六個核心過程:

● 接納:開放接受所有內在體驗,包括痛苦情緒,避免與之抗爭。

● 認知解離:學會與想法保持距離,認識到想法不等同於事實,不被其控制。

● 當下臨在:通過正念練習,增強對當前時刻的覺知與專注。

● 自我-作為-背景:發展一種超越具體經歷的自我認識,理解自我不僅限於當下的情緒與想法。

● 價值觀:明確個人核心價值,了解真正重要的事物,作為行動的指引。

● 承諾行動:根據價值觀採取具體行動,並在困難面前堅持,實現有意義的生活。

ACT與基督教信仰的契合點:

● 接納:類似於聖經中教導我們接納上帝的旨意,學會在祂的安排中找到平安。

● 當下臨在:與體驗上帝同在的概念相通,專注於當下,感受祂的存在。

● 價值觀導向:以信仰為生活方向,根據核心價值觀引導行動,實現有意義的生活。

與恐懼同行:整合ACT與基督教信仰

ACT提供了一套心理學的框架,幫助我們理解和處理恐懼。當我們將ACT的實踐方法與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教導整合時,便能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應對架構:

A. 認識並接納恐懼:

ACT強調接納情緒而非抵抗,這與聖經中接納人性軟弱的教導相呼應。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9提到:「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實踐建議:當恐懼出現時,以溫和的態度觀察它,類似觀察天氣的變化。同時,在禱告中誠實地向上帝傾訴這些恐懼,相信祂完全接納我們。

B. 認知解離與將恐懼交託上帝:ACT教導我們與想法保持距離,不被它們控制,這與聖經中將憂慮卸給上帝的教導一致。

實踐建議:當恐懼的想法出現時,試著說:「我注意到我有一個恐懼的想法。」然後在禱告中將這個想法交託給上帝,如彼得前書5:7所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C. 澄清價值觀與實踐信心:ACT強調根據個人價值觀行動,對基督徒而言,這意味著依據信仰價值觀生活。

實踐建議:花點時間列出你的核心價值,包括信仰價值。當面對恐懼時,問自己:「哪個行動更符合我的價值觀和信仰?」然後勇敢地踏出信心的一步。

D. 當下臨在與體驗上帝同在:ACT提倡活在當下,不陷於過去或未來,這與聖經中信靠上帝、活在當下的教導相契合。

實踐建議:在禱告或默想時,試著將注意力集中在上帝的同在上。感受呼吸時,默想詩篇46:10:「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E. 承諾行動與信仰見證:ACT鼓勵我們在恐懼中仍採取行動,這與聖經中信心需有行為相伴的教導一致。

實踐建議:設定一些小目標,即便感到恐懼也努力完成。將這些行動視為信心的見證,相信上帝會在我們的軟弱中展現祂的力量。

總結:超越恐懼,活出豐盛生命

恐懼既是我們的自我保護機制,也可能成為成長的障礙。通過結合接納與承諾治療(ACT)的理念與基督教信仰,我們找到了一條與恐懼共處的新路徑。這條路徑教導我們:

● 接納恐懼的存在,而非徒勞掙扎地消除它。

● 在恐懼中堅守信仰和價值觀。

● 將憂慮交託給上帝,同時勇敢地採取行動。

● 在當下的覺知中體驗上帝的同在。

● 在承諾行動中見證信仰。

在這過程中,我們融合了心理學的方法、信仰的指引以及上帝的同在與力量。當我們懷抱希望與勇氣前行,在基督裡,我們必能超越恐懼,活出豐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