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壓力症(PTSD)評估與治療|TF-CBT、EMDR、CPT|臨床心理學家主理

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是一種與創傷有關的心理障礙。患者在經歷或目睹重大創傷事件後,持續出現強烈的心理反應與身心困擾,甚至影響生活、工作與人際功能。

✅ 採用國際實證療法:TF-CBT、EMDR、CPT、PE
✅ 處理創傷記憶、情緒重建與行為調整
✅ 由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主理
✅ 提供專業評估與心理報告作醫療或轉介用途


什麼是創傷後壓力症(PTSD)?

PTSD 是在經歷下列事件後可能出現的精神障礙:

  • 實際或威脅性的死亡、暴力或嚴重傷害
  • 性暴力或虐待經歷(包括童年創傷)
  • 目睹他人遭遇創傷事件
  • 得知親密親人經歷創傷
  • 長期暴露於創傷細節中(如急救人員、前線記者)

📌 PTSD 的出現與事件本身的性質及個人對該事件的詮釋與情緒調節能力有關。


PTSD 的四大症狀群(根據 DSM-5)

1. 侵入性症狀(Intrusion Symptoms)

  • 重複、不受控的創傷記憶或閃回
  • 創傷相關的噩夢
  • 身體或心理上對提醒物的強烈反應

2. 迴避行為(Avoidance)

  • 避免與創傷有關的想法、感受
  • 逃避相關的人、地點、活動或情境

3. 認知與情緒的負面改變

  • 記憶空白:無法記得事件部分內容
  • 負面信念:如「我不值得活」或「這世界不安全」
  • 持續情緒低落、自責、與人疏遠、無法感受快樂

4. 警覺性與反應性改變

  • 易怒、情緒爆發
  • 過度警覺、驚嚇反應強烈
  • 注意力不集中
  • 睡眠困難、惡夢連連

📌 症狀需持續 超過 1 個月 並造成明顯功能損害,才構成 PTSD。


誰容易患上 PTSD?

  • 創傷事件幸存者(如交通事故、暴力事件、性侵倖存者)
  • 急救人員 / 醫療人員 / 軍警人員
  • 童年遭受虐待者
  • 失親、失婚、重大喪失經歷者

📌 並非每個經歷創傷的人都會患上 PTSD,但若持續受困擾,應及早求助。


PTSD 的心理治療方法

✅ 創傷聚焦認知行為療法(TF-CBT)

  • 處理創傷記憶與負面思維
  • 包括暴露療法、認知重構、放鬆技巧
  • 國際指引推薦的一線治療模式

✅ 眼動脫敏與再處理療法(EMDR)

  • 利用眼球移動或雙側刺激,協助大腦重新整合創傷記憶
  • 適合經歷單一或複雜創傷的患者
  • 無需詳細描述創傷內容,對高度創傷敏感者特別合適

✅ 認知處理療法(CPT)

  • 聚焦於創傷後的錯誤思維(如自責、無望)
  • 增加心理彈性與自我價值感

✅ 長時暴露療法(Prolonged Exposure, PE)

  • 系統性面對與創傷有關的情境與記憶
  • 降低逃避行為,重建安全感

藥物治療的角色

  • SSRIs(如帕羅西汀、舍曲林):可緩解情緒與焦慮症狀
  • 抗焦慮藥物:短期使用(如睡眠困難或急性焦慮)

📌 藥物治療通常配合心理治療進行,效果更持久。


常見併發症與風險

  • 抑鬱症、焦慮症
  • 濫用酒精或藥物
  • 自我傷害行為、自殺風險
  • 情緒麻木、社交退縮、職業倦怠

誰應該考慮尋求 PTSD 評估?

  • 曾經歷嚴重創傷事件後,持續出現夢魘、閃回或焦慮
  • 害怕面對創傷相關地點、人或情境
  • 經歷創傷數月後仍難以恢復情緒與生活功能
  • 出現憂鬱、易怒、失眠、警覺過高等反應
  • 感到與人疏離、難以建立信任關係

▶️ 若以上情況持續一個月以上,建議尋求專業評估與治療。


我們的服務特色

  • 👨‍⚕️ 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主理
  • 🧠 採用實證為本的創傷治療模式(TF-CBT / EMDR / CPT)
  • 📄 可提供心理報告作醫療、轉介或保險用途
  • 🔐 私隱保護,提供安全、尊重的心理治療環境

預約 PTSD 評估或心理治療

📱 電話 / WhatsApp:(852) 5572 0538
📧 電郵:info@drtonywong.com
📍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37 號 余道生行 710 室
🏢 Address: Suite 710, Yu To Sang Building, 37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