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動脫敏與身心重整治療(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 EMDR) 是一種以科學實證為本的心理治療方法,專門處理創傷經驗、焦慮、負面信念與情緒困擾。透過有系統的眼動或雙側刺激,協助大腦重整未完成的情緒記憶,釋放困住身心的壓力與痛苦。
✅ 國際認可創傷治療模式(WHO 及 APA 推薦)
✅ 特別適用於創傷後壓力(PTSD)、童年創傷、事故、暴力經驗等
✅ 同樣有效處理焦慮、自我批判、恐懼回憶與情緒困擾
✅ 由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主理
✅ 全面結合靜觀、身體覺察與情緒調節技巧
什麼是 EMDR 治療?
EMDR 是一種以創傷記憶為核心的心理治療方法,透過眼動或其他形式的雙側刺激(如聲音、觸覺),協助大腦重新處理未整合的痛苦經驗,讓個人不再被過去困住,重拾情緒自主與內在穩定。
📌 EMDR 不需詳細重述創傷經歷,也無需強迫「正面思考」,而是引導大腦自然完成癒合過程。
EMDR 可處理的問題
🧠 創傷與壓力相關困擾:
- 創傷後壓力症(PTSD)
- 童年虐待、忽略、情緒創傷
- 意外、手術、醫療創傷記憶
- 家暴、性侵、校園欺凌經歷
- 天災事故、生離死別的創傷反應
😔 情緒與信念困擾:
- 慣性自我批判、羞恥感、無價值感
- 焦慮、恐懼、驚嚇反應過強
- 抑鬱、無助感、無動力感
- 內在「卡住」、無法放下的記憶或情緒
🧒 兒童與青少年應用:
- 恐懼回憶、校園事件、學業壓力
- 家庭關係創傷、離婚適應問題
- 睡眠困難、夜驚、分離焦慮
為什麼選擇 EMDR?
傳統治療方式 | EMDR 的獨特之處 |
---|---|
以言語為主,需反覆談論創傷 | 以身心整合為重點,不需強迫表達細節 |
著重認知改變 | 著重大腦自然重整與神經系統協調 |
可能需要長期治療 | 在數次會談內可見減輕情緒強度 |
容易重啟情緒痛點 | 治療過程設有「安全窗」,減低壓力過載 |
📌 EMDR 是一種「內在修復工具」,讓大腦完成它本來想完成的治癒工作。
EMDR 治療的流程
✅ 1. 初步評估與安全感建立
- 評估個人狀況、問題來源與目標
- 建立穩定的情緒資源與「安全場所」練習
✅ 2. 確定目標記憶與負面信念
- 辨識困擾性記憶與其引發的負面自我感受(如「我不夠好」)
✅ 3. 雙側刺激與處理階段
- 在治療師引導下進行眼動或雙側刺激
- 大腦自然浮現與處理相關記憶、感受與觀點
- 情緒逐步減弱,信念轉化為更健康正向
✅ 4. 整合與未來想像
- 整合新的情緒與自我信念(如「我已安全」、「我有能力」)
- 練習應對未來情境的新反應與內在回應方式
誰適合接受 EMDR?
- 長期被過去經歷困擾,記憶常浮現或難以釋懷者
- 曾接受心理治療但進展緩慢或卡關者
- 想處理內在創傷、釋放自我批判與羞恥感的人
- 因創傷事件出現夢魘、閃回、過度警覺
- 青少年或成人因事故、分離、童年經歷而受困者
▶️ EMDR 是一種幫助大腦「更新記憶意義」的深層療癒方法。
常見問題(FAQ)
Q:做 EMDR 會不會很辛苦或重新受創?
A:治療師會根據個案狀況評估是否合適進入處理階段,並建立充分安全感與資源。EMDR 設有完整的「階段式架構」,確保過程可控、安全與尊重個人節奏。
Q:EMDR 是否等於催眠?
A:不是。EMDR 是清醒狀態下的治療,過程中個案具完全意識與控制力。
Q:幾次會有效果?
A:視乎創傷嚴重程度與個人背景,有些個案在 3–5 次已明顯減輕症狀,複雜創傷可能需更長時間整合。
我們的服務特色
- 👨⚕️ 由具 EMDR 認證訓練的註冊臨床心理學家主理
- 🧠 融合 EMDR、CBT、ACT、靜觀與身體覺察技術,支援不同創傷層面
- 🧒 可為兒童、青少年與成人設計個人化創傷處理方案
- 📄 可出具心理報告作醫療轉介、法律程序或保險用途
- 🔐 強調私隱、安全與尊重個人治療節奏與界線
預約 EMDR 創傷治療或查詢詳情
📱 電話 / WhatsApp:(852) 5572 0538
📧 電郵:[email protected]
📍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 37 號 余道生行 710 室
🏥 Address: Suite 710, Yu To Sang Building, 37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